首页 走进扬子江药业 社会责任 质量建设 研究与开发 产品中心 新闻与媒体 国际市场开拓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EN

质量与企业同行


老一代化验员在当年厂区留影(右一为季洪英)

     1977年,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天,年仅17岁的季洪英来到当时的扬州市制药厂口岸车间的灌封车间,当上了一名生产工人。30多年间季洪英从灌装工人、化验员到化验室主任、质量检测中心主任……见证了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扬子江药业集团坚持产品质量第一、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回忆起当年简陋条件下,全厂员工抓质量也不敢马虎,季洪英告诉笔者说,即使是在防震棚搭建的车间里,大家的质量意识也从未打过折扣。那时工人们在车间里统一穿胶鞋,为了防止衣物毛细落下,大家在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走动。徐镜人厂长在下班之后还来到车间,踩着“皮老虎”帮工人们一起灌装。有这样的带头人,工人们的干劲更足了,大家抢着干活,自发加工,不把活干完绝不回家。刚进厂的季洪英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发奋工作,第一年就因为表现出色被评上了先进工作者,奖到了一个价值9元的缎面被面。
     因为表现出色,成绩优秀,1978年,季洪英考试考进了化验室,成为了一名化验员。到化验室的第一天,姚师傅就给了她一本《化验员读本》。初涉质量检验的工作,姚师傅手把手的教她,就连天平称量都是师傅先做好一遍,季洪英再跟着后面做。一步一步地教,一点一点地学,当时的化验室只有季洪英和姚师傅两个人,工作量非常大,她们既是化验员,又是车间质检员,生产任务忙的时候还帮忙灌装,用烙铁烫板蓝根袋子封口。“一袋一袋又一袋,一横一横又一横”,回忆起当年工作时的顺口溜,季洪英感慨万千。
     质量是扬子江人永恒的追求,质量这道警戒线是谁都不能跨越的。1983年的一个下雨天,季洪英刚进家门不一会,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原来是老同学因为疏忽大意把供应商送来的板蓝根包装箱和感冒冲剂包装箱搞混了,情急之下,她赶紧到刚当上化验室主任的姐妹家求情,不要开处罚单。面对老同学的苦苦哀求,季洪英也不是没有心软过,但是质量无小事,她只好硬起心肠拒绝了老同学的请求。
     从当初只有两名化验员,到如今100多人的质量管理中心,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质量检测队伍在不断充实壮大。从建厂初期,徐镜人对质量就最舍得投资。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身为一厂之长的徐镜人得知各乡镇医院的医卫人员正在泰兴卫生进修学校学习时,便毫不犹豫地把季洪英和其他几个人员送过去学习中药学,一年的全脱产学习,工资奖金一分不少,这个超常之举让不少人觉得不可理解。但徐镜人认为,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随便凑乎,要用就要用最好的检验设备。1989年,徐镜人又投资40多万元购进了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仪,还有其他薄层扫描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全部都是进口设备。用这么多钱购设备,这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巨额投资了。地面铺红地毯,进仪器室一定要换鞋,季洪英说:“当年,我们对这些仪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40年来,“质量”这根牵着扬子江企业生命的敏感神经,每时每刻都在小心翼翼地跳动着。40年来,质量也就成了扬子江人永恒的主题,不懈的追求。如今的扬子江药业虽然发展壮大了,但扬子江人仍将秉承“质量永无止境”的理念,不断求索进取,不断开拓创新,誓为中国的医药事业,为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罗婧)        



版权所有 ?2012 YZJ Group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苏)-非经营性-2004-2007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江苏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