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扬子江药业 社会责任 质量建设 研究与开发 产品中心 新闻与媒体 国际市场开拓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EN

乐为慈善再洒汗水


受捐助学子向扬子江慈善会赠送锦旗

    2003年8月28日,这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在扬子江药业集团40年辉煌发展史上,注定将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筹划半年之久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慈善会正式成立了。海燕国际会议中心大厅里,灯火辉煌、热气腾腾,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徐镜人与来自口岸镇机关和各村、社区的干部、群众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对口岸城乡困难群体的帮扶事宜。从此,扬子江长期坚持的扶贫济困公益活动,进入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从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办第一天起,企业就将 “求索进取、护佑众生”作为办厂的宗旨,在创建和发展的初期,就心系群众,用过硬的产品质量护佑众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在企业发展壮大后,更是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其可能地支援全国的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扶贫济困,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企业壮大后,集团领路人、决策者徐镜人老总思考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植根于家乡土地上的集团得到了乡亲父老太多的关爱和支持,如今家乡还有不少地方依然还很困难,群众还很贫穷,企业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具有远见卓识的徐总和他的同事们果断作出了一项英明决策,拿出专款设立慈善会,把护佑众生的雨露洒向家乡大地。
    从那时起,受集团和徐总的委派,我就从事慈善会的具体工作,并立下誓言,决不辜负扬子江职工的重托,决心不负重托殚精竭力把扬子江的甘霖送到最需浇灌的干涸的土地。
    烈日当空的炎夏,我和我的同事不辞劳苦地奔走在全镇的乡间小路,察看危房、核准帮扶对象,北风呼啸的严冬,我登门访贫问苦,把慰问金送到贫困群众的手上。为了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身上,我对慈善资金制定了严格的捐助项目、程序、标准和规范,为了准确掌握被捐者的真实情况,我深入到家庭、深入到现场、深入到一线,把扬子江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上。
    在张马村,我看到一五保户蜗居于七八平方的危房中,室内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在徐桥村,一家五口人中,从50岁到90岁的三位老人和两位残疾人蹲在一起,目光滞呆茫然,光线暗昏的房子里,床边的猪圈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热泪盈眶,哽噎难言。得知我们是受扬子江药业集团委派来看望他们时,老人们充满企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声发自肺腑的感谢,让我们顿时感到了肩负使命的沉重和光荣。
为了把每一分慈善资金用准用好,防止骗取慈善经费的现象发生。我除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外。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在每年捐助大学新生中的贫困者入学时,除严格掌握条件外,对捐助名单都在高港有线电视上公示一周,接受群众监督。扶助贫困户草危房翻建时,始终坚持勘查认定到现场、施工监督到现场、建成验收到现场。在捐款中,坚持不搞人情捐、关系捐,使所有善款都用到刀刃上。
慈善会专职工作人员只有两名,每年扶贫项目有10多项,近年来每年捐出资金近200万元,要做到笔笔捐款准确及时,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让每个求助者随时都能找到人办事,我除坚持满负荷上班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到村到户,一旦碰到房屋遭灾倒塌或遭遇火灾等特殊情况,我总是随时赶赴现场,及时处理问题。
    人们常说,慈善事业是光彩的事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把这一无限光彩的事业交付给我具体实施,是对我的信任,也是我本人的荣幸。在从事慈善事业的8年中,我与慈善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慈善事业中实现了自己新的人生价值,也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不断升华,我乐为慈善再洒汗水。
(戚正欣)        




版权所有 ?2012 YZJ Group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苏)-非经营性-2004-2007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中国江苏网 新华网